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和政府对人民的身心健康极为关切,积极扶植和发展药业生产,安国药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具有悠久历史的“年药都”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迈开了新步伐。
国营药材商业的形成
1945年安国解放后,安国生药行中陆续出现了一些公营单位,到1950年底,出现了县供销社药材股、土产公司、康宁、信昌、华通、隆兴、裕华、大中、义民、旗帜等10个公营单位。这10个公营单位,一部分是国营单位,一部分则属机关经营,如华通属县委组织部,信昌属城市工业部。这些单位的营业额占整个药材商业营业额的30%,在支援药业发展、活跃市场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旗帜厂于1948年用来帮助私营活动的赊出货物、流动资金等共达3万多元,华盛兴(药材公司前身)于1948年1月至5月对内调节川广药材6万多公斤,价值266万元。
1950年以后,公营药材商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府对机构进行了调整,国营药材公司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合并。义民、裕华、康宁合并于土产公司,大中、旗帜合并为医药公司,信昌合并于县联社。原来的机关生产单位全部改为国营企业。1952年土产公司又与县联社合并。这时,药材商业的经济力量进一步集中,组织与领导进一步加强。1954年,医药公司和县联社合并,由保定专署合作社领导改名为保定专署合作社药材股。
从1950年至1956年这一时期,国营药材商业迅速扩大,私营则发展缓慢,1956年1月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200多户私商合并成一个公私合营药材批发部,直接受国营药材公司领导,并纳入了国家计划。上千年来一直建筑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自发形成的安国药材商业,改造成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药材商业。
1957年7月,县成立药材公司。1958年9月,又将公私合营药材批发部合并于药材公司。至此,安国全县中药材统一归药材公司经营。1959年2月,药材公司共有职工91人,下设饮片加工厂1个,薄荷冰厂1个,阿胶熬制厂1个。
中成药生产迈开新步伐
解放前,安国的药材加工业主要是药材饮片切制和药材炮制,成药生产仅是药材商业的附属部分。解放后成药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到1958年,安国制药厂建立后,形成了中药制造
工业。
1952年初,安国中成药生产的商户由解放前的34户猛增到100多户。同年,通过“五反”运动,党对中成药生产加强了管理,对危害人民健康的伪、劣药进行清除,并对不法奸商进行了打击,使中成药生产开始步入正轨。据1953年统计,成药生产商户有44户,资金总额为12 万多元。其中最大的是通仁堂、复华、伟中氏和惠康四家,共7个资方,计有资金6万多元,占全部成药资金总额的50%。
1955年,通仁堂、伟中氏合并成建华联营制药厂。1956年公私合营时,惠康、复华与建华合并,定名为公私合营建华制药厂,共有职工48人,年产值为70余万元。1957年发展到104人,年产值已达160多万元。除此以外,还有30多个较小的成药户,到1956年合作化高潮时,组成了成药生产合作社。1958年10月20日,成药生产合作社与公私合营建华制药厂合并,定名为安国制药厂。当时共有职工420人。建厂初期,在生产设备简陋的情况下,还生产出 40多个中成药品种。
1958年12月24日,周总理亲临安国制药厂视察,高度赞扬了广大药工忘我劳动、勤奋创业、勇于革新的精神,并挥笔写下了“敢想、敢说、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题词。同年,李先念、陈毅、贺龙、罗荣桓、聂荣臻、邓颖超及当时的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等同志也相继到厂视察。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鼓舞和鞭策下,1959年,安国制药厂中成药生产品种增加到91种,总产值达910万元。1960年,上缴国家利税168万元。
安国制药厂的广大职工坚持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建厂后几年内就改进设备70多台次,自制了蜜丸制蜡机、联合装片机、洗药机、润药机、干燥机、炒药机、提油设备等。又通过内创外学的方法,完成革新项目30多项。1970年开始制作“人工合成牛黄”,年产量0.5吨。1973年开始制作冰片,还进行了山豆根、竹沥油等原料生产,为中成药制造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一直被省、地、县评为先进企业,不断获得光荣称号和荣誉奖励。
举办全国药材交流大会
解放后,祁州药材市场经历了庙会一物资交流会一全国药材交流大会的发展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安国庙会开始恢复,庙会上药材交易也开始活缺1952年春季,安国县人民政府于庙会期间组织了物资交流大会,出现了大批的药材成交。但仍限于地方性交流,直至1954年,每届庙会成交额不过几十万元,
1955年春季,毛泽东主席在中央常委会上对中医药工作指示:“河北不是有个祁州吗?那是中药的集散地,商业部门必须加以研究。”翌年春,安国开始举办首次全国性中药材交流大会。到会者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药材经营单位的代表,交易额从几十万元猛增到300万元以上。在这次会上,正式命名“安国药材交流大会”。
安国药材交流大会虽是过去庙会的继承和发展,但已非“七七事变”前的安国庙会。第一,药材交流会一改过去自发性质的药材交易市场,而为社会主义的商业经济。组织者和主持者不再是过去那些有名望、地位、雄厚资本的绅士、富户,而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工商联、药材公司等国家药材行政机构和国营商业单位组织进行。参加交流会的人员也不是过去外地和本地的私商、经手以及为药商服务的五行八作,而变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地、县级的国营药材商业单位代表以及国家行政机构工作的人员。第二,药材交流大会的宗旨和目的,是严格遵循党的方针、政策办事,调剂余缺,互通有无,相互支援,扩大贸易,促进各地中药材、中成药发展,确保人民身心健康。第三参加药材交流大会地域范围、交流的类别及成交的款项,大大超过以前的药材市场,特别是中成药、西药和制药工具的交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第四,药材交流大会采取双方订立合同的成交形式,由各地在会后直接组织交货运输,不再经安国转运,减少了运输上的浪费。
1958年冬季药交会达到了新的高峰,成交额为1855万元,其中成药销售额迅速上升,达1239万元,占总成交额的67%,直至1966年“文革”开始,每年两次的药交会从未间断。1966年10月“文革”已开始,为开好全国性的药交会,经县委研究请示地委同意,药交会在保定招待处举办,到会代表700多人,成交亦甚活跃。之后,因“文革”的冲击,药交会中断14年。此间,全国性药交会虽然停止,但作为全国药材基地之一的安国,每年通过“上交收购任务”等方式,仍为全国各级医药部门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类药材。据统计,1966~ 1979年共为国家提供18种药材计2.46万余吨,总价值4258万余元。
中药材交流大会,是安国药业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它使安国药市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并把安国药业和全国药业紧紧地联在一起。“千年药都”在新的形势下,为全国药业发展、繁荣、兴旺作出了新的贡献。
霍寿松,七届安国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现任安国市委党史办主任